55世纪-55世纪
55世纪2023-01-31 16:05

55世纪

东西问·解码兔年丨陈波 :中国春节经济如何影响世界 ?******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电 题:中国春节经济如何影响世界?

  作者 陈波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

  过去 ,一谈到“购物季”,许多人会联想到西方 的圣诞购物季 ,对“黑色星期五”的热闹采购场景印象深刻。西方圣诞购物季之所以广为人知,除了西方国家自身经济繁盛 的原因外,还在于其对外国商品进口 的拉动作用,让世界都分享到圣诞假日经济 的红利 。

  于全球华人而言 ,农历春节无疑 是最重要 的节日。然而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中国消费水平在国际上相对较低 ,春节经济基本只在国内消化 ,与圣诞经济的影响力相去甚远 。

  时过境迁 ,如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人均GDP超过12000美元 ,已跃升至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百姓收入的提升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带来了消费的繁荣 。普通家庭采购的年货已不再局限于吃、穿 、用等基本生活用品,而是出现了明显的消费升级,高档消费品和舶来品所占比重日益攀升。中国春节也和西方圣诞节一样,逐渐变成世界性 的节日,其经济外溢效应日益影响着世界 。

上海徐家汇商圈的春节灯饰。陈玉宇 摄

  中国春节经济 的崛起 ,对世界经贸发展具有重要拉动作用 。

  在国内购物网站,“洋货下乡”“全球寻礼”“闪购全球”等各种春节促销活动令许多海外商家抓住了春节消费升级 的商机,获利丰厚。以德国为例 ,春节消费使活跃于中国市场的德国品牌受益,汽车 、食品和化妆品等“德国制造”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 。

  除了将舶来品“引进来”,中国居民充分利用春节长假“走出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不少国人开始享受“洋春节” 的异域情趣。世界各国为了吸引中国游客 ,已将春节打造成国际性节日。

  如澳大利亚悉尼是国际华人 的重要聚居城市 。为迎接中国农历新年 ,悉尼推出了一系列活动 。如今每到农历春节 ,悉尼的唐人街就被红色、金色和粉色 的喜庆颜色装点 ,显示出十足 的春节“年味” 。苏格兰的国家博物馆会在其屋顶上挂满独角兽和中国龙的灯笼 ,在农历新年的清晨唤醒还在沉睡的爱丁堡,提醒人们中国新年喜庆活动 的开始。此外,一些西方国家城市还通过富有中国韵味的水墨画展、双语同乐会、中国风音乐和舞蹈表演等形式迎接来自中国和世界的游客 ,共度新春佳节 。

镇守悉尼唐人街 的守岁狗花灯。陶社兰 摄

  于世界而言,中国春节经济 的崛起至少带来以下五大方面 的深远影响 。

  首先 ,全球购物季已开始呈现“圣诞+春节”模式 。传统的西方购物节始于每年11月末的“黑色星期五” ,至第二年元旦结束。而中国的春节购物季基本始于元旦 ,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通常到2月上旬)。换言之,春节经济在全球 的崛起将全球购物高峰拉长了一倍时间,有效地带动了世界需求,拉动了全球经济 。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认为“需求决定供给” 。春节经济的新需求为全球创造了新供给乃至更多就业机会 ,使全球经济更具活力 。

  其次,增强了中国的“买方”地位 。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 的重要经验之一 ,就 是出口带动型 的经济成长模式 的成功。中国在2009年取代德国 ,首次取得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 ,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全球市场上的最大卖家 。

  中国“卖方”领头羊的地位虽来之不易 ,但在全球市场上并不“讨好”。卖方国家抱怨中国 的激烈竞争,买方国家则抱怨贸易逆差 。因此 ,中国提出了“买全球 、卖全球” 的新型贸易发展策略。在打造以促进出口为导向 的广交会品牌后 ,中国又组织了以进口为导向 的“上海进博会” ,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之一。春节经济增强了中国 的“买方”地位,在平衡贸易的同时 ,也让世界理解和适应中国在品质标准 、文化习惯 、行为偏好上 的特点。

上海进博会雅诗兰黛化妆品展位 。汤彦俊 摄

  第三 ,改变了国际需求的结构特性和商业模式,愈来愈凸显中国特征 。

  随着中国民众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小康家庭越来越多地在“春节购物车”中放入3C类电子产品 、国际美妆大牌、高档服饰以及充满异域特色的高价值产品,其中不少是舶来品。这些春节经济中的进口需求高涨 ,正在逐渐改变国际商品需求的结构 ,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在其生产和商业计划中考虑春节经济的需求 。

  春节经济的另一个特征是电商模式 的崛起 。随着阿里、京东 、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涌现,中国 的零售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消费者更偏好通过电商模式挑选采买自己心仪 的商品。加之中国也鼓励跨境电商的发展,相应 的关税安排也更加明晰合理。春节经济中的进口模式与圣诞购物季的传统进口模式不同,后者 是以一般进口模式为主 ,前者则更偏重于跨境电商模式 。由此可见 ,春节经济也推动了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数字化模式 的变革 。

跨境电商带货直播。俞方平 摄

  第四 ,在国际旅游文化中融入了更多 的中国元素 。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 ,2019年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达到1.55亿人次 ,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338亿美元。无论从出境旅游消费规模还 是出境旅游人数来看 ,中国都已成为全球第一 。

  春节长假是中国居民出境旅游 的最热门时段之一,春节 的旅游消费需求中除了感受异域文化以及享受外国商品和服务外,也包含着对于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符合华人消费习惯 的商品及服务的青睐,外国商家们自然不会忽视 。

  值得注意的 是,春节期间由于气候和地理上的便利性,中国居民的出境游更青睐于亚太国家 。随着2022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实施 ,中国 的春节经济无论从旅游消费还 是跨境电商方面,都会因为高水平 的RCEP合作开放而在亚太地区逐渐显示出更加突出 的影响力。

中国民众春节出境游团体。钟欣 摄

  因此 ,中国新年日益变成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春节经济 的全球化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历史、文化 、习俗等中国传统魅力 的重要渠道 。

  第五,春节经济 的国际化可望帮助中国培养外国朋友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习惯。

  中国虽有“世界工厂”的美誉,但这也反映出中国出口以工业产品(尤其是代工、加工)为主 的现实 。一般而言,消费类产品 的附加价值率更高。因此 ,为了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率 ,一方面我们需要增加工业出口品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消费品的出口比例。

  随着春节经济在全球兴起,外国人在与海外华人共同体验中国年货 的时候 ,事实上也为富含中国元素 的特色消费品提供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展示舞台 。此外,春节经济的国际化也可望帮助中国服务业走向世界 。春节经济 的国际化既会吸引越来越多 的外国人来中国体验正宗的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的魅力,也会有更多 的书法 、绘画 、音乐 、表演等在国外传播。

2018年2月,春节期间 ,美国职篮发展联盟球队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中国新年特别赛事 。图为比赛间隙 ,场内表演舞狮 。余瑞冬 摄

  过去三年来 ,新冠疫情对各国商贸合作及文化交流带来深刻变化,中国也深受影响 。但随着中国疫情管控措施持续优化,中国与世界的连接正在迅速恢复 。中国春节经济再次吸引世界目光,为全球提供共享喜乐与繁荣的机会。(完)

  作者简介 :

   陈波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 、海南大学双聘教授 ,兼任美联储达拉斯分行客座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学 、中国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 ,在国际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的国际顶级期刊以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经济管理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主持了上海、福建 、湖北、海南等自贸区/港 的研究咨询工作。获华中卓越学者、楚天学者等称号。

  • 挖掘内涵 ,活化校园文化遗产******

      【专家观点】

      作者 :王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历史的积淀 ,使得大量的文化遗产 、建筑遗产留存在一些大中小学校园内 ,形成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校园里饱经风霜 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无不诉说着自己所携带 的历史 、文化 、科学等丰富信息,它们镌刻着红色印记 ,蕴含着人文情怀 ,展现着跨越时代的建筑风貌 ,不仅是学校环境育人的素材和思政教育 的载体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更 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精魂,让全体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家国情怀。

    挖掘内涵 ,活化校园文化遗产

    清华大学 资料图片

      校园历史文化遗产塑造环境优美、底蕴深厚 的文化校园 ,能够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校园环境 是看得见 、摸得着,最直观、最立体的美 的享受 , 是以美育人 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青瓦红墙藏古韵的早期建筑格调高雅、细节精致 ,和现代建筑、自然景观相互交融,共同组成富有品位 、美不胜收 的大美校园 ,浸润师生心田 ,通过审美 的愉悦 ,触动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生活之美 。例如 ,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穹顶礼堂等早期建筑 ,水木明澈,草叶成荫,既有庄重气派,又有玲珑剔透;武汉大学 的珞珈山麓 、东湖之滨 ,中西合璧 、布局精巧 的早期建筑群气势恢宏、浑然一体 ;中山大学 的早期建筑群红砖绿瓦 ,古朴而悠远 ,在巨树 的掩映下,透露着厚重历史和蓬勃生机 。身处优雅静谧、钟灵毓秀 的校园,使人内心安宁、心胸宽广、格局开阔,远离浮躁和喧嚣;驻足在底蕴深厚 、人杰地灵的校园 ,让人感受到生机盎然 的文化氛围,徜徉在丰盈积极 的精神世界中 。

      校园历史文化遗产展现独一无二 的校园精神和校风学风 ,能够润物无声、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优良 的学风校风 是治学之本、成才之本 、立校之本,校园内 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学校的发展史,记录着历届学子们在这里挥洒青春热血 、大先生们在这里传道授业解惑、前辈先贤们在这里托举起国家和民族复兴使命的珍贵场景 。这些历史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感染力和凝聚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崇高远大 的人生理想 ,提升师生 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比如北京大学的燕南园, 是燕京大学时期修建的教职工住宅区 ,这里先后居住过多位各个领域的璀璨明星和文化巨匠 ,这些建筑和饱经风霜的古树一道诉说着大先生们在燕南园 的焚膏继晷和生活传记。岁月更迭,历久弥新 ,他们留存下来 的绝非单纯 的科研成果和经典著述,更 是深蕴于日常点点滴滴中 的文化意义和人文精神 ,让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的北大学风在亭台楼阁 、湖光塔影之间生生不息,时刻提醒着青年一代要始终保持一股顽强拼搏、勇于开拓的精气神,在奉献社会 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校园历史文化遗产烙印革命壮丽史诗 ,传承红色基因血脉 ,能够培根铸魂 、红色育人

      校园里的革命文物 、遗址遗迹深刻反映中国共产党救国 、兴国、富国、强国的百年奋斗史,在党的旗帜引领下 ,学校及其师生与党同心 、同向同行,是学校最直接且最能有效利用 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红色文物 、遗址记录 的红色故事所蕴含 的理想信念 、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不仅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的价值追求和行为选择,让学生树立正确 的义利观 ,提高抗压抗挫折能力 。例如 ,鼓浪屿红色革命旧址“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坐落在厦门二中校内,厦门二中充分运用红色资源 ,把革命先辈请进校园在旧址讲述红色故事,借助文化节展开形式多样 的活动 ,师生共同演绎学校的红色历史,组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鼓浪屿红色文化宣讲队 ,走进社区为市民讲党史;党 的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长辛店工人夜班通俗学校坐落在北京市长辛店第一小学校内,承载着早期中国工人运动的悲壮历史和勇往直前 的二七精神,这里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对公众开放后,师生们举办专题展,积极参与志愿者宣讲团,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1927年,北京潞河中学诞生了通州第一个党支部,潞河中学依托红色资源 ,建设了校史馆 、烈士纪念碑 ,通过“沉浸式”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

      校园历史文化遗产凝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的研究和利用,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有高度 的文化自信、文化 的繁荣兴盛 ,才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深入挖掘文物、遗产所蕴含 的文化内涵,提高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活起来”,让灿若星河 的文化遗产“说话” ,滋养中华民族延绵不绝、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学校特别 是高校原本就 是学术研究 、创新发展 的重镇 ,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鲜活名片 ,对其如数家珍的历史遗迹 、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 ,不仅是责任使然,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例如,坐落在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 是全国修复最好、保存最完整 、规模最大 的一所古代书院,历经千年 ,弦歌不绝 ,讲堂上高悬着的“实事求 是”匾额,是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学校搬进岳麓书院办学时确立 的校训,取自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写下 的“修学好古 、实事求 是”,是对古人求索真知的文化传承 。青年毛泽东曾在此生活居住,思索着改造旧中国 的方案,使这里成为我们党实事求 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湖南大学不断推动书院文化资源 的“活化” ,岳麓书院学规写入学生基本行为规范 ,以书院为依托进行习礼育人,将国学经典融入大思政课程 ,打造纪录片和专题片等文化产品 ,让全社会感受到中国古代书院的文化内涵 ,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 、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 。校园内的历史文化遗产 是学校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 的真实写照 ,对内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爱校热情;也 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和璀璨文明的重要标识 ,对外展现学校的校园风貌和良好形象。我们要将校园 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好、利用好、传承好 、传播好 ,使其在以美育人 、环境育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0日 14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